專訪特派員|陳佑洋

「一顆井然有序的玩心,少了茫然也多了踏實感。」

唐老師或許對很多人來說一點也不陌生,二十幾年來在北藝陶藝社的任教經歷中,除了廣為發揚製陶工藝以外,也無疑是許多學生在未來路上,最珍惜也最盡情嬉鬧的時光,甚至迎新還有窯烤披薩呢(沒錯是用電窯)。

歡樂陶藝家的計畫,首位就請來促成品牌誕生的恩師——唐國樑,社團時期的經營,妥善安排好每位社員的本分,架構具有系統的學習內容,以及幹部們組織事情的能力,造就畢業後,陸續獨立發展的社員們,能提前瞭解到做陶路上的每一個磕碰。

談話中,不難感受為師多年有趣的小毛病,不經意就能澆灌足以淹沒你的海量知識,滔滔不絕道出自己的畢生所學;確實,唐老師工作室成立將近三十五年,不僅看得廣,還懂得深,什麼事情都早你個好幾年遇見,我猜各種困境看在老師眼裡都稱不上問題吧,頓時很羨慕在社團時期的學生們啊!

藝專精修雕塑的他,在接觸陶藝之後,延續刻劃的技法,從磁州窯的化妝土刻花,到耀州窯更純熟的剔花文化,雕剔之間都完美呼應自己一直以來對手作的堅持,唐老師用當時懷抱憧憬的口氣和我說,初到日本那時候,看見他們對日用器皿的重視與講究,彼時更加深自己要在台灣發展生活陶的執念,直到成立「中華民國陶藝協會」,再加上學生社團的長期切入,至今也算是養成台灣市場裡,普遍對陶藝價值認知很重要的角色之一;而對創作,唐老師也從來沒有惰性,可能臉書發文頻率比你我都更密集,「免費的廣告資源幹麻不用一下?」他這麼說,態度簡直算社群菁英了吧!瀏覽唐老師的作品,藏有許多非慣用的器物設計,像是跳舞的杯子、貝殼仿生的有機形系列等,都是打破常規的成形思考,要能同時具備匠師的工藝技術,卻仍保有健康運作的創作思維,我想是很多習陶路上的人,難以兼具的能力。

作為一位前輩,他絕對充滿講者魅力,唐老師不吝於分享,精準地說是他不講出來會很難受,但作為閱聽者,卻還是那麼樂意成為聽眾,老師願意安排原定教程的兩倍時間,來分批授課,為得是讓超收的學員都能學習;花了比預期兩倍以上的時間,完成這段訪問,我卻覺得時間飛逝,這都是教師所要費心,以及不藏私才有的結果,還有太多無法在這樣的篇幅塞進來的文字,就一起從我們這次選的作品來感受吧!

距離我們已經太遙遠的古民窯美學,確實需要像唐老師這樣的創作者來承接、轉化,再變成時下眼光能讀懂的符號,順著一顆井然有序的玩心持續創作,即便做陶路上不免會產生自我質疑,但隨著歷練,減去不必要的茫然之後,收穫更多的會是踏實,如果形容陶藝文化原是一本艱澀的辭海,那唐老師便成就了一冊溫暖且極具巧思的陶藝繪本。

最後問到唐老師,做陶最快樂的事情,他說從雕塑轉到陶泥的材質轉換,本來就是一場意外,但自那時起到退休後的現在,卻沒有不碰土的一天,要知道原因是什麼,你猜呢?

facebookinstagramyoutubebio作品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