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果剛剛喝口餛飩湯:「這很濃耶」
阿嬤就說「對,這是高湯底,不是那種滾水煮餛飩的。吼,你都吃得出來耶」
我在翻譯《全人療癒》和《能量七密碼》時
刻意培養開心果的體感
盡量鼓勵他體會不同的感受,盡力表達
結果他就變成小吃貨了

我好喜歡他是個懂吃的孩子
食物是我們照顧、滋養自己最直接的方式

能知道自己此刻需要什麼饞什麼
都是和本心保持連結的好方法

我不怕他因為懂吃就挑吃
我很高興他因為懂吃所以會欣賞、會感激

前兩天他跟我說
「我要吃前幾天那個鬆鬆綿綿香香的東西」
我至今還是不知道那到底是什麼 🤣

為了建立體感和照顧自己的直覺
開心果只要說「飽了,我吃不下了」
我就讓他離開

只要他說他餓了、想吃東西
我也會幫忙覓食

有人問我說:那他三餐規律嗎?
這是價值觀的差異

因為我自己都三餐不規律,阿嬤也三餐不規律
我們沒有那麼重視這件事

李欣頻在《人類木馬程式》裡提到
如果自然界沒有的現象,你很重視
那應該就是木馬程式

例如,花不會同時開、同時謝
每個人的發育和學習也該各有節奏

人類小孩之所以要同一天開學同一天畢業
不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和知識
是為了教職人員好管理
國家考試制度或企業徵才單位方便規劃

人類小孩之所以一起吃午餐一起午休
也不是因為他們同時都餓了、需要營養
是為了方便管理

紀律到底為誰服務、為誰好
人類在工業革命之後離開農業時代
失去了人性——生而為人的本性
變成大機器裡的小螺絲釘

合群和紀律變得超重要
有些書強調紀律要從小培養
孩子準時入睡,很早就睡過夜
「這樣爸媽才能睡飽,有精神地去工作」

大自然裡面哪個動物是把小孩搞定之後要去工作?
那個邏輯就是
小孩當個家庭結構裡的螺絲釘
家長才能當勞動結構的螺絲釘
基礎教育、勞資關係、醫療體制
都是從這個價值觀出發

所以人接受教育
不是為了啟蒙、開創
是為了看懂說明書、可以操作機械

人接受西方醫療
不是為了健康養生
是為了最有效率地恢復勞動力

因為人是組織裡的螺絲釘
所以教育系統不會教人發揮創造力
而是教大家知足常樂、迴避風險、合群守法

但老娘生下開心果
可不是要給哪個大組織生個螺絲釘

那孩子的作息到底怎麼辦?
我覺得還是動力
讓他想要過充實的一天
想要遊戲、想要學習、想要休息、想要好心情
他就會自己動、自己餓、自己累 🥱

所以正向教養不威脅、不催促
強調家長與孩子的覺知

 原文載於Facebook: A Small but Real Family,歡迎留言給我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