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林X美濃・客家生態藝文走讀冬令營
茂林X美濃・客家生態藝文走讀冬令營
🚩DAY.1
ㅤㅤ
ㅤㅤ
過去多次跟著小探索走遍各處的諾瓦共學團,新的一年我們再度與孩子們攜手開啟新的冒險。這趟客家美濃之旅,小探老師從去年夏天便開始籌劃,結合美濃、陶藝、油紙傘、客家美食、登山健行、藝術寫作、料理DIY……希望透過深度體驗與走訪,帶領孩子實際感受客家文化的內涵和歷史風貌。
ㅤㅤ
ㅤㅤ
ㅤㅤ

ㅤㅤ
第一天我們一早南下驅車,在下午終於抵達陽光明媚的高雄!到了美濃古蹟東門樓的公園,準備上演開幕劇:由老師們扮演狀況百出的一家人,阿寶老師所扮演的小朋友調皮地把家傳食譜、客家辭典、以及生物圖鑑都弄壞了,需要小朋友們重新搜集相關的珍貴記憶。
ㅤㅤ

ㅤㅤ
第一天我們一早南下驅車,在下午終於抵達陽光明媚的高雄!到了美濃古蹟東門樓的公園,準備上演開幕劇:由老師們扮演狀況百出的一家人,阿寶老師所扮演的小朋友調皮地把家傳食譜、客家辭典、以及生物圖鑑都弄壞了,需要小朋友們重新搜集相關的珍貴記憶。
ㅤㅤ

ㅤㅤ
本次行程我們邀請到在地專家廖金山先生,帶領孩子認識東門樓的歷史,並到美濃客家藍衫老店錦興行參訪,錦興行是台灣目前唯一一家手工製作客家藍衫的百年老店,目前由國寶級藍衫大師的兒子接手經營,老闆親自向小朋友們一一細說藍衫與客家文化的傳統歷史,是非常珍貴且難得的體驗!
ㅤㅤ


ㅤㅤ
ㅤㅤ



ㅤㅤ
接著我們來到廣進勝油紙傘工作室,這是一棟隱藏在巷弄之中的傳統客家宅院,一邊參觀,小朋友們一邊準備在屋簷下準備動手製作油紙傘DIY,阿寶老師將營隊意象「紫斑蝶」結合客家文化中的經典花紋與配色,讓孩子畫出翩翩起舞的紙傘。
ㅤㅤ

ㅤㅤ
ㅤㅤ


ㅤㅤ
晚上則是眾人期待的客家美食環節囉!晚餐時間我們一起品嚐豐盛的在地客家菜餚,有豬腳封、冬瓜封、高麗菜封、客家豆腐、炒野蓮、還有最重要的主食客家粄條,孩子們都吃得津津有味,回到民宿大家聚在桌前手繪自己最喜歡的客家美食,為充實美好的一天劃下句點。
ㅤㅤ

ㅤㅤ
ㅤㅤ
ㅤㅤ

ㅤㅤ
🚩DAY.2
第二天重頭戲,我們要前往茂林進行紫斑蝶觀察探索囉!
在看完紫蝶幽谷的紀錄片之後,我們邀請到紫斑蝶專家廖金山老師為小朋友們講解茂林的地形環境和蝴蝶生態。這天不只天氣好,還沒有其他遊客,整座蝴蝶谷都被我們包場!每位孩子都有機會近距離觀察蝴蝶,而廖老師也捕捉到今年冬天第一隻黑脈樺斑蝶,直說孩子們真的非常幸運呢!
ㅤㅤ


ㅤㅤ
ㅤㅤ


ㅤㅤ
孩子們睜大雙眼,學習怎麼分辨斯氏紫斑蝶、小紫斑蝶、端紫斑蝶、圓翅紫斑蝶,也觀察雄性紫斑蝶的毛筆器,以及紫斑蝶遇到敵人時會假死的習性。小小紫斑蝶躺在手掌心,輕輕一吹,倏地振翅飛起,翅膀上閃現紫色麟光,如夢似幻。抬頭看見漫天飛舞的紫斑蝶,翩翩躚躚閃閃爍爍,彷彿不在人間。
ㅤㅤ

ㅤㅤ
ㅤㅤ

ㅤㅤ
探索完紫蝶幽谷,下午時間阿寶老師帶著大家做了紫斑蝶的光影剪貼創作,還品嚐了美味的小點心。接著我們到了 美濃民宿村體驗許多古早童玩還有客家擂茶DIY,簡簡單單的玩具但大家都還是玩到汗流浹背,小朋友們的體力和活力果然不能小覷呀!
ㅤㅤ



ㅤㅤ
ㅤㅤ



ㅤㅤ
這趟客家生態藝文走讀,小探索在食、住、育、樂上都希望和客家文化有所連結呼應,小朋友們住的雖然不是大飯店,卻是老師特別精挑細選的美濃在地客家人民宿,乾淨簡樸中處處見到細心嚴謹的客家精神,客家三合院落裡也保存著傳統的生活智慧。
ㅤㅤ

ㅤㅤ
ㅤㅤ

ㅤㅤ
每一趟旅程都需要孩子跨出舒適圈,學習體驗不同文化的生活與飲食,並且學習在團體行動中互相配合。小朋友們都很努力,遇到困難時會勇敢說出自己的想法,讓老師能協助他們解決問題或是調適心情,在這樣的過程中,他們也建立了照顧自己和體諒他人的能力。
ㅤㅤ
ㅤㅤ
接下來幾天,孩子們又會有哪些成長呢?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ㅤㅤ
🚩DAY.3
原定要在一早出發的登山行程,因山路況不佳,在專業嚮導的判斷下,我們即時更改為更加安全的人文行程——準備出發美濃客家文物館。
ㅤㅤ

ㅤㅤ
ㅤㅤ


ㅤㅤ
在館內,我們看見了第一天參觀過的東門樓,還有美濃的「開基伯公(土地公)」以及藍衫,和油紙傘的歷史介紹。一路穿越復刻的客家宅院以及歷史文物,小朋友們也再度複習了這幾天的所見所聞。來到兒童探索區,這裡的室內空間有如美濃舊時代的小麵攤,小朋友們也發揮起無限創意,忍不住當起麵店小老闆,體驗美濃人的生意場景。在樂高積木區,大家還蓋起了「迷你版東門樓」,甚至還在牆上拼出了小探索的字樣呢!
ㅤㅤ


ㅤㅤ
ㅤㅤ


ㅤㅤ
接著按照慣例,又是大家期待的藝文創作活動——我們要來彩繪陶板囉!這塊陶板可不是一般的形狀,而是特殊的衣服造型。大家要根據這幾天對於客家藍衫的認識,除了畫出基本樣式,還要賦予自己的創意,在阿寶老師的指引下,每個人都畫出了富有獨特風格且美感十足的作品。
ㅤㅤ

ㅤㅤ
ㅤㅤ

ㅤㅤ
而孩子們所住的民宿本身就是一間陶坊,為此我們也特別安排了陶藝製作DIY。由雕塑系出身的阿寶老師引導大家製作陶盤,並在上面印上獨特的花紋,成為這趟旅程中最珍貴的禮物。藝術時光結束,我們還進行了客家麻糬DIY,學玉兔用力搗搗搗,有得玩又有得吃的行程超滿足!
ㅤㅤ
ㅤㅤ
ㅤㅤ
晚上書寫時間結束,孩子們也早早入睡,明天就要前往藤枝森林遊樂區進行生態冒險囉!
🚩DAY.4
ㅤㅤ

ㅤㅤ
這天我們踏上了去年才開放的藤枝森林遊樂區,目前除了登山客以外,遊客還不算多。這裡擁有豐富的生態多樣性,在美好的冬日暖陽下,陽光灑落在樹葉間,每一片紅檜和柳杉的葉子都閃耀著金色的光芒。小朋友們一路上也和老師們有說有笑。
ㅤㅤ

ㅤㅤ



ㅤㅤ
這天我們踏上了去年才開放的藤枝森林遊樂區,目前除了登山客以外,遊客還不算多。這裡擁有豐富的生態多樣性,在美好的冬日暖陽下,陽光灑落在樹葉間,每一片紅檜和柳杉的葉子都閃耀著金色的光芒。小朋友們一路上也和老師們有說有笑。
ㅤㅤ



ㅤㅤ
來到營隊第四天,孩子們一開始的不適應早已不見蹤影,大家一邊欣賞森林四周的風景,一邊用身體動作和姿態揣摩一路上遇到的樹木和植物,並且用文字組合成他們找到的植物樣態——
ㅤㅤ

ㅤㅤ
ㅤㅤ


ㅤㅤ
有的人用文字組合成一棵柳杉;有人用文字來模擬一株秋海棠;還有人模擬蘭花蕉的葉片。大家各自運用想像力和觀察力,把植物可愛的樣子寫得十分生動,在森林中各自完成了屬於自己的自然圖像詩。即景書寫,現場想、現場找靈感,寫出來的文字總是特別有生命力!
ㅤㅤ

ㅤㅤ
ㅤㅤ


ㅤㅤ
晚上輪到孩子們大展廚藝囉!今天我們讓孩子合作料理手工木瓜粄,有人負責刨絲、有人負責秤粉,有人則負責煎,趣味的料理環節讓彼此感情更好了!晚上的星光晚會時間,大家各自展現自己拿手的舞蹈跟歌曲盡情表演,營隊結束前的最後一晚,小朋友們都玩得十分盡興,明天就要迎接旅程的最後一站囉~
ㅤㅤ
ㅤㅤ

ㅤㅤ
ㅤㅤ
ㅤㅤ



ㅤㅤ
🚩DAY.5
營隊最後一天我們來到了美濃湖畔的水雉復育工作站,這裡有許多水鳥,其中還包括全台僅存2000多隻的第二級保育類動物——「水雉」也在這裡棲息。水雉長得十分可愛有趣,牠們的身體小小的,卻有非常長的腳指頭!「頭腳比1:1」,身體十分輕盈。這樣特殊的生理構造讓牠們能夠在浮葉性植物上自由穿梭,因此有「凌波仙子」的美名。
專業的導覽員為小朋友們介紹美濃湖畔的生態,大家紛紛拿起望遠鏡,認真欣賞水鳥們悠遊的姿態,有紅冠水雞、白冠雞、花嘴鴨、翠鳥、夜鷺和小白鷺⋯⋯等,牠們在湖畔自由自在地覓食,不時梳理羽毛,同時享受著冬陽下的溫暖。
ㅤㅤ

ㅤㅤ
ㅤㅤ



ㅤㅤ
說到美濃,大家可能首先聯想到的是油紙傘和客家文化,卻很有人知道這裡還有特殊的生態和產業唷!你知道嗎?我們平時吃的「水蓮」(當地人稱野蓮),大部分都是美濃地區所生產的唷!在美濃,水雉與野蓮田彼此形成共生共榮的生態。導覽員也向孩子們介紹了相關的保育知識,水雉因為偏好居住在野蓮這樣的浮葉性植物,茂盛的野蓮田便成為牠們良好的住處,而水雉也能夠幫忙啄食葉片間的小蟲。在水雉復育和水蓮採收之間,當地農民正在努力尋找平衡,希望在生態保育和地方產業之間實現雙贏。這次的體驗也讓我們深刻感受到當地特有生態和地方產業的緊密共生。
ㅤㅤ
ㅤㅤ
隨著活動進入尾聲,小朋友們在小探老師的指導協助下,各自完成了一部分學校寒假的語文作業。有些同學完成了閱讀心得,有些進行了古文翻譯與簡答,還有一些同學完成了長篇文章寫作,也有小朋友完成硬筆書法作業。包團共學的好處是可以針對需求客製化部分行程,在這充實的一週裡,不僅進行了豐富的課外探索,也能同時兼顧學校課業要求,為寒假留下了充實而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