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探老師)
   ㅤ
「在地化就是國際化」
這並不是我提出的觀念
但這幾年我有親身的體會
  ㅤ
帶學生去 #日星鑄字行
絡繹不絕的顧客
大多都來自國外
店裡可以聽到各式各樣的語言交談
做為全球唯一一家繁體字鑄字行
它吸引了全世界喜歡漢字、鉛字的人們
  ㅤ
帶學生去 #金瓜石
台灣國寶老礦工陳石成老先生
連國家地理頻道都想要為他做特輯
(但老先生說自己年紀大想退休拒絕了)
不知多少國外團體
一團又一團的來體驗野溪淘金
  ㅤ
帶學生去 #文山社 做毛筆
#大有製墨 揉墨條
師傅的課程和產品
也都深受國際觀光客喜愛
  ㅤ
#正福茶園 採茶
老闆兄弟說台茶十七號白鷺較少人種
因為做成茶葉如果技術不好
泡的時候會有腥味
——但,這反而是可以發展的特色
  ㅤ
做成茶泡飯
劣勢變成優勢
所謂的腥味成了鮮味
是日本人的最愛
  ㅤ
正福茶園也有很多國際觀光客
師傅們傳承碩果僅存的文化和技術
幾十年來受到全球化浪潮的席捲
想必備受考驗和煎熬
但堅持下來後
他們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ㅤ
又或者
能在別人視為缺點的地方
發現獨特性並發展成優勢
也需要不從眾的意志
還有別出心裁的創意
  ㅤ
帶著小孩們去這些
在台灣人眼中很冷僻的行程時
我常以為很小眾、其間價值不容易被看見
但其實他們根本就很受國際歡迎啊!
要成為國際化人才也是這樣的吧
保有自己的特色、認同自己的文化
別人才會認同你、欣賞你
  ㅤ
這也是為什麼小探索營隊
總是帶著孩子深入臺灣的角落
讓他們看見那些隱藏在日常中的文化寶藏
學習如何將自己的獨特之處
轉化為和世界連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