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我希望有一天能成為教學界的三星主廚
(文/小探老師)

ㅤㅤㅤ
我很喜歡看韓國這幾年的實境節目,其中一個原因是,裡面極其有創意的各種關卡,常常會成為我帶學生時的靈感來源。最近尤其迷上黑白大廚,常把教寫作比喻成教小孩做料理的我,從節目中得到源源不絕的新啟發!
ㅤㅤㅤ
其實,如果是本身學習動力非常強的孩子,那麼,只要紮實的講課,不需要太多的招數,他們也可以學得很好,因為光是學東西就讓他們夠快樂了。
ㅤㅤㅤ
教這類學生本身對老師而言也是一種獎勵,因為光知識跟想法的交流就有滿滿的火花,甚至老師自己都會大有斬獲。
ㅤㅤㅤ
但我還是一直在開發各種創新的教法,因為,我期許自己–再討厭學習的小孩,都要盡可能點燃他的學習動力、培養他們的信心!
ㅤㅤㅤ
我希望能夠有一天能成為教學界的三星大廚,讓每個進到我課堂上的孩子,都彷彿享受了豐富的盛筵般地大大滿足。
ㅤㅤㅤ
「討厭學習」這件事,有很大的原因是環境使然,沒有人天生是討厭學習的。
一個人會討厭學習,可能是沒有成就感,可能是感到無趣,可能他有其他更想做的事情,可能他不知道學這件事情的意義在哪裡。如果沒有人幫助他找到正向的動力,那他註定得在成長的年歲坐在教室裡面發呆,虛度人生最珍貴的學習黃金期。
ㅤㅤㅤ
我希望至少在我的課堂上,小孩們都是感受得到——這堂課非常快樂,而快樂的來源不只是老師好玩的課程設計,更在於他們自己踏踏實實完成一件事情的充實感。
ㅤㅤㅤ
初步盤點自己開發過的創意教案,發現可以分成七大類,每一大類裡都已有十幾種好玩的教案:
ㅤㅤㅤ

設計分階段破關的挑戰遊戲,來幫助學習動力低落的孩子,效法手遊、綜藝節目、密室逃脫等遊戲的系統,讓孩子從最簡單的任務開始完成,不知不覺過關斬將。
ㅤㅤㅤ
實例:寫作星球闖關任務、春天書寫拼圖賓果任務、名畫家藝術闖關挑戰……等。
ㅤㅤㅤ

說故事是讓枯燥內容變得可口好方法,除了直接講述故事外,我更喜歡為小孩設計專屬於他們的角色,讓他們在角色中找到自己特質,進而更能「入戲」,引發學習動力。
ㅤㅤㅤ
實例:走讀寫作小旅行互動文本、玩寫作角色扮演……等。
ㅤㅤㅤ

透過一些簡易的活動和學生交流,從流行話題、生活煩惱到戀愛友情等無不可談,最重要的是打開老師自己的心門去理解不同孩子的出身即是社會多元面貌的縮影,進而瞭解孩子們的需求。
ㅤㅤㅤ
實例:16型人格測驗你是哪一個魏晉名士、倒數計時的人生必做10件事、小紙條發現你的美……等。
ㅤㅤㅤ

在某些時間和空間範圍容許搗蛋、創造、發揮,老師給予初步的引導,但大多時候讓學生擬定策略、解決問題,達到主動學習的目的。
ㅤㅤㅤ
實例:發明全新玩具並寫出銷售文案、相反小學堂、帶路小嚮導……等。
ㅤㅤㅤ

好奇心不只可以殺死貓,還可以趕走瞌睡蟲,沒有學生不喜歡尋寶的,各種關於探索、收集的活動項目,都非常吸引學生。
實例:尋找預先藏好的字卡、畫出部落藏寶地圖、上窮碧落下黃泉的找答案大賽……等。
ㅤㅤㅤ

各種遊戲會流行不是沒有原因的,任何一個小遊戲,都可以改造成課堂的學習任務,小至簡單的紙上賓果,大至複雜的密室逃脫,只要用心設計,都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甚至讓他們在大量的思考中融會貫通。
ㅤㅤㅤ
實例:生態保育議題蛇梯、模擬公民國、埃及實境解謎……等。
ㅤㅤㅤ

對我來說,幾乎什麼東西都可以拿來當教具,越是跳脫框架、出其不意的應用道具,越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ㅤㅤㅤ
實例:用氣泡紙加顏料模擬飛彈轟炸探討戰爭議題、用疊疊樂積木發展五六種玩法來帶學生寫作……等。
ㅤㅤㅤ
最近真的很迷黑白大廚,毫不意外的也被愛德華.李主廚圈粉。我期待自己的教學就像他的料裡一樣,能夠一道接著一道的帶給學生驚喜、美味、豐富的體驗,同時,還很健康營養!
ㅤㅤㅤ
能夠把像豆腐一樣沒有味道、多數人沒有興趣的知識,,推陳出新地化成美味(X) 精彩的 (O)教案,那就是我的理想所在!
ㅤㅤㅤ
圖為臺北孔廟走讀活動,這次直接把小孩變成線上互動遊戲裡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