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嚮導野外安全教育營・營隊緣起
籌劃野外安全教育,已長達七年之久,終於在今年,小嚮導營推出了!而且有了美好的成果!
辦營隊最原初的動機是這樣的:都市長大卻嚮往山林的小探老師,童年沒有任何野外經驗,成年之後卻開始整天只想往山上跑。當時二十幾歲的她只能選擇參加野外志工活動,或是跟別人揪的登山團一起走,然而因為能力和知識的不足吃了許多苦頭,甚至曾經幾次有生命危險。
ㅤㅤㅤ
比如,知道什麼是高山症,卻沒意識到自己的頭痛、呼吸困難、想吐、失眠正是高山反應!(當時以為是因為失戀……)不想造成隊友的麻煩,在海拔3000多公尺的營地,忍耐著渡過痛苦的一夜,隔天隊友發現情況不對,連忙將她下撤1000多公尺,情況才好轉。
ㅤㅤㅤ
ㅤㅤㅤ
做志工時,也曾在深山溪谷裡迷路。當時和朋友兩人天真的以為,只要沿著溪往下游走,就可以找到回家的路。沒想到天快要黑了,一路淋雨的她們,身上卻沒有食物、沒有保暖衣物,更沒有找到路。要不是兩人小時候看過「漢聲小百科」,忽然意識到該判斷方位,才能找到工作站的相對位置,否則在沒有訊號、指北針壞掉的情況下,兩人可能就山難上新聞了!
ㅤㅤㅤ
ㅤㅤㅤ
一直到2015年,小探老師參加臺灣山野樂活協會六期初級嚮導訓練,才知道許多山難者,都是在溪谷被找到,回想當年不禁冷汗直冒。也才知道要走進山林,要準備哪些裝備才能保護自己和隊友的安全。
ㅤㅤㅤ
ㅤㅤㅤ
感謝協會傳授知能,小探老師開始思考著要如何將這些知識,帶給自己的學生們。從事教育工作多年,每當看著孩子們的臉龐,她總在想像,這些孩子裡面,哪些是平常有在跟爸爸媽媽去爬山的呢?哪些是現在雖然沒機會出去爬山,但長大以後,也會像年輕時的小探老師一樣,一股熱血地往山林裡衝,卻帶錯了裝備、走錯了方向呢?
ㅤㅤㅤ
ㅤㅤㅤ
這兩年山難意外頻傳,有很多意外,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小探老師不禁在想,如果野外安全教育十年、二十年前就普及,也許,也許就可以減少很多事故了吧……
於是醞釀了多年,小探索 和 境界戶外探險 協同策畫了——「小嚮導野外安全教育營」。
我們想讓小朋友知道:
在野外,怎麼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
在野外,除了跟著大人走,小孩也應該有判斷能力,
知道在野外哪些事情是危險的,遇到危險又該怎麼處理。
ㅤㅤㅤ
ㅤㅤㅤ
五天的營隊,由小探老師設計課程、發想教案,兩位境界戶外探險的嚮導——邱裕欽、蔡逸昭 傳授嚮導技能。
ㅤㅤㅤ
ㅤㅤㅤ
專業的他們同時也是良好的典範,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到嚮導認真負責、熱心助人的精神。
這次營隊能夠成功,要歸功於五位家長的支持與陪伴,小嚮導營的對象不只是孩子、也是家長。
我們深信,家長本身認真學習,除了也可以培養野外知能外,更是最好的身教!
每一個孩子都是珍貴的!
我們期盼小嚮導野外安全教育營,能夠帶給孩子的是一生受用不盡的野外知能。